陳憲毅
民國54年生 國中畢業
經歷:
1981年到台北學研磨
1984年進入傢俱廠當學徒,之後轉行作裝潢
1998年開始以木頭為材質製作髮夾、髮簪、梳子
2004年台灣時報採訪,刊登於7月7日東屏綜合第11版
2004年「南主角」雜誌專訪
2004年以木梳等作品入選屏東工藝展展出
2005年大立伊勢丹百貨舉辦木梳簽名會
2007年成立品牌「梳活人生」
2010年海峽兩岸藝術交流展參展
2010年蘋果日報專訪,刊登於 10月3日財經版全版
2011年埔光美展參展
2012年金湯藝文美展參展
2012年海峽兩岸藝術交流展參展
民國85年賀伯颱風的雨水從山上沖刷了很多木頭下來,因為本身具備裝潢的專長,想利用漂流木做成家具,卻在同時,因投資房地產失利沒有資金,也沒有適當場地囤放木頭而作罷,但又割捨不下對木頭的熱愛,遂想起二哥在台北開雕刻廠做髮夾、梳子,材質從貝殼、玳瑁一路演進為壓克力,「這生意做了30年,表示它有市場。」所以先從木頭髮夾髮簪做起,客人說「要盤髮、夾頭髮前要先整理頭髮,怎麼不做梳子」想想也對,於是就這樣開啟了木梳之路。
民國100年,陳師傅的聽力神經長了3公分的良性腫瘤並壓迫到三叉神經,需要動開腦手術,受到上天的眷顧,手術很成功,但顏面神經卻受損需要復健,做過針灸、電療…等方式,皆無法恆心的持續下去,因為之前就認識一位木拉老師,她對於太極禪氣和木梳按摩有多年研究與實作經驗,經過木拉老師提點,木梳最主要是按摩頭皮及全身梳理、刺激穴道而達到保健功效,於是在附近找了一間美容工作室,請美容師用木梳按摩,並且,自己每天也很勤勞的梳理,持續好一段時間後,顏面神經受損狀況已漸漸改善,一次比一次進步,一年後回診時,醫生也很驚訝。現在回想,也許冥冥中是上天美意的安排,因為這場病痛才間接對木梳有更深刻的體認。
若要用一句話說明陳師傅對於木頭的熱愛,就像男人喜歡女人那樣,是一種最自然的吸引力了。對於一個愛木頭的人,最大的快樂就是與人分享,而梳子是男女老幼都可使用的工具,順著木頭最美的紋理,擷取最美、最好的部分製成木梳,可梳理頭髮、按摩全身,更甚是一件藝術品、收藏品。